星座百科

首页 > 黄历 > 二十四节气 > 正文

立冬七绝

2025-11-05 11:54:01

北风初起,万物收藏。立冬时节,天地间悄然换了一副容颜。古人以七绝记之,短短四句,二十八字,却将冬日的初象、人间的温情、节气的智慧尽数收纳。这不仅是季节的转折,更是生活哲学的凝练。

寒烟凝霜

立冬第一绝,在于寒。晨起推窗,但见瓦上霜华如雪,草木尽染银白。远山笼罩在薄雾里,似有若无,恰如水墨画中那淡淡的一笔。霜降之后便是立冬,寒气从地底升起,在每一个黎明凝结成晶莹的冰晶。古人云:履霜坚冰至。这初冬的寒意,不似深冬那般刺骨,却带着几分清冽的温柔。

田间地头,农人正在为越冬作物覆盖稻草。麦苗青青,在霜色中更显翠绿。这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寒能养根,霜能砺志。那些经历霜雪的蔬菜,味道格外清甜;那些熬过寒冬的树木,年轮愈发坚实。寒烟凝霜之美,在于它既展现了冬的威严,又暗藏着生的希望。

炉火可亲

立冬第二绝,在于暖。民间有云:立冬补冬,补嘴空。这时节,家家户户飘出食物的香气。北方人家忙着包饺子,那一个个元宝般的形状,据说吃了整个冬天都不会冻耳朵。南方人家则炖着麻油鸡、四物汤,药材与食材在砂锅里慢慢交融,化作乳白色的汤汁。

最是那红泥小火炉,温着一壶黄酒。酒里放几片姜丝,两颗红枣,待酒香四溢时,与家人围坐共饮。窗外或许飘着细雨,或许刮着北风,但屋内炉火正旺,笑语盈盈。这种温暖,不单是体温的感受,更是心灵的慰藉。冬日的可贵,在于它让人懂得相聚的意义,懂得平凡的幸福。

万物收藏

立冬第三绝,在于藏。动物开始冬眠,树木落叶归根,农事暂告段落。这是大自然的智慧——经过春生、夏长、秋收,终于到了冬藏的时刻。藏不是消失,而是积蓄;不是结束,而是准备。

翻开古籍,《礼记·月令》记载:“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古人顺应天时,在立冬这天举行迎冬仪式,而后便闭门静养。这种“藏”的智慧,在今天依然适用。我们不妨也将脚步放慢,将心神收回,读一本想了许久的书,学一门搁置已久的技艺,或者只是静静地思考。冬天的沉淀,是为了来年更好的迸发。

静待雪来

立冬第四绝,在于待。这时节,雪还未至,但空气中已有了雪的消息。孩子们天天仰头看天,盼着第一片雪花的降临;大人们则检查着门窗,备好冬衣。这种等待,充满了诗意的憧憬。

江南的立冬,常常只是阴冷,要等到大雪节气才可能见雪。但正是这种期待,让冬日变得生动。就像古人诗句中写的:“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在等待的日子里,不妨也学学古人的闲情,温一壶酒,读几首诗,让时光在指间缓缓流淌。等待不是虚度,而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岁华有序

立冬第五绝,在于序。二十四节气如同大地的呼吸,立冬是其中重要的转折。它告诉我们,繁华过后终归平静,喧嚣之后必有沉淀。这种周而复始的节律,蕴含着天地运行的至理。

观察立冬时节的物候,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每一个变化都在诉说着自然的法则。现代生活常常让人忘记季节的变换,但当我们留意到梧桐叶落、候鸟南飞时,内心还是会泛起涟漪。那是远古的记忆在提醒我们:人本是自然之子。

人间烟火

立冬第六绝,在于人间。这个节气从来不只是自然现象,更是人文的载体。从古至今,立冬的习俗在变,但其中蕴含的生活智慧不变。

街角烤红薯的香气,夜市里糖炒栗子的叫卖,老字号门口排队买羊肉的队伍,这些都是立冬特有的风景。在快节奏的今天,这些传统让我们得以停驻,感受季节的真实。一家人围坐吃火锅,热气模糊了窗玻璃,也温暖了彼此的心。最是这人间烟火气,能抚凡人心。

诗心不老

立冬第七绝,在于诗心。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为立冬留下无数诗篇。李白的“冻笔新诗懒写”,白居易的“卧早月生枕”,陆游的“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他们用诗句定格了立冬的瞬间。

今天我们读这些诗,不仅是在感受古人的立冬,更是在延续一种文化血脉。当我们在这个立冬时节,也提笔写下几行诗句,或只是在心中默念一首古诗词,我们就与千年前的诗人产生了共鸣。这种文化的传承,让立冬不再只是一个节气,而成为一个文化的符号,一个精神的寄托。

立冬七绝,绝在寒暖相宜,绝在动静相生,绝在天人合一。它教会我们在寒冷中寻找温暖,在沉寂中积蓄力量,在变迁中保持从容。每一个立冬都是新的开始,都是生命轮回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您推荐

今年几月立冬,几月份立冬,今年立冬时间

立冬要吃羊肉吗

立冬有讲究吗

今日立冬美句

关于立冬的古诗

为啥立冬吃饺子

立冬七绝

立冬送什么礼物

立冬那天吃什么

立冬的风俗

立冬微信祝福

立冬祝福

立冬一般多少度

立冬吃什么东西,立冬吃点啥

孩子出生要避开立冬吗

立冬为什么不能回娘家

福州立冬吃什么

立冬下雨谚语

立冬有什么禁忌

立冬就是冬天了吗

加载更多...

生肖运程

  • 今日
  • 明日
  • 本周
  • 本月
  • 2025年

今日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