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是哪一天,感恩节是几月几日,感恩节是几月几号

深秋时节,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染上金黄与赭红的色彩,空气中开始弥漫起烤火鸡的香气与团聚的温馨,人们便会想起一个特别的节日——感恩节。然而,当被问及“感恩节是哪一天”时,答案却并非唯一,它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不同国度的历史、文化与习俗。
北美感恩节: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对于美国和其文化影响所及的世界许多地区而言,感恩节最经典的答案,是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这个节日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621年的秋天。当时,从英国搭乘“五月花号”抵达北美普利茅斯的清教徒移民,在经历了严冬与饥荒的磨难后,在当地原住民万帕诺亚格人的帮助下,学会了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等作物。在首次丰收之后,他们与帮助他们的原住民共同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庆典,以表达对上天眷顾和原住民援助的感激之情。这被视为北美感恩节的雏形。
然而,在随后的两百多年里,感恩节并未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固定节日,各州自行其是,庆祝时间也各不相同。直到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大陆会议曾多次建议设立感恩节;后来,首任总统华盛顿也曾宣布过感恩节。但使之最终定型的关键人物,是萨拉·约瑟法·黑尔——一位杂志编辑。她坚持游说了近二十年,致信给多任总统,呼吁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性感恩节,以促进国家的团结。
她的努力在1863年取得了成果。时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为了在南北战争的创伤中凝聚国家,正式宣布将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全国性的感恩节。此后的七十多年间,这个传统一直延续。然而,1939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当时的十一月有五个星期四,罗斯福总统出于刺激大萧条后期经济的考虑,试图将感恩节提前至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以延长圣诞购物季。这一决定引起了不小的混乱和公众的不满,甚至被戏称为“弗兰克斯感恩节”。最终,经过国会干预,在1941年通过法案,明确将感恩节法定为“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这一日期沿用至今。
因此,美国的感恩节不仅仅是一个丰收庆典,更是一个承载了深厚历史记忆、并经由政治与社会力量塑造而成的国家仪式。这一天,散落在各地的家人会千方百计团聚在一起,共享以烤火鸡、蔓越莓酱、南瓜派为代表的丰盛晚宴。餐桌上,家人往往会轮流分享过去一年中最值得感恩的事情。纽约的梅西感恩节大游行和午后美式橄榄球赛,也已成为这个节日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加拿大感恩节: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
当我们把视线转向北方的加拿大,会发现一个更早的感恩节。它的日期是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
加拿大的感恩传统有着不同的历史脉络。其起源更早,可以追溯到1578年,英国探险家马丁·弗罗比舍为庆祝成功穿越险象环生的北大西洋,在现今的纽芬兰地区举行了一场感恩仪式,感谢上帝保佑他们安然抵达新大陆。此外,法国移民在抵达新法兰西后,也常常与当地原住民一起举办丰收庆典。
与美国的“五月花”叙事不同,加拿大的感恩节更直接地与丰收季节相关联。由于加拿大纬度更高,秋收季节自然也来得更早。因此,其感恩节被定在十月,更贴合其农业周期。
这个节日的日期也曾经历过变迁,从十一月初到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都曾被使用过。直到1957年,加拿大议会才正式颁布公告,将感恩节永久定为“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使其成为一个长周末假期,方便家人团聚。
在庆祝方式上,加拿大感恩节与美国颇为相似,家人团聚和丰盛晚餐(通常也包括火鸡)是核心内容。然而,其商业气息和全国性的盛大游行规模相对较小,更像是一个温和、专注于家庭与社区的秋日庆典。
其他地区的感恩“回响”
除了北美这两大主要体系,感恩节的概念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独特的呈现。
例如,在犹太文化中,有为期八天的住棚节,这是一个兼具历史与农业意义的节日,旨在纪念祖先出埃及后在旷野中漂泊的岁月,并感谢上帝赏赐一年的丰收,其中也充满了感恩的意涵。
在一些太平洋岛国,如基里巴斯,人们也会庆祝感恩节,这通常是受基督教传教士影响而引入的习俗,与当地的社区文化相结合。
在中国,虽然没有名为“感恩节”的传统节日,但“感恩”作为核心伦理观念,早已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中秋节的团圆,蕴含着对家人与圆满的感恩;春节的祭祖与敬老,则体现了对祖先与生命传承的敬意与感激。近年来,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深入,部分城市居民,尤其是年轻人和外国家庭,也开始在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这一天,以朋友聚会、互赠小礼物的形式,体验这一西方节日,为其赋予了文化交流与情感表达的新色彩。
因此,当人们再次询问“感恩节是几月几号”时,一个更完整的回答是:它并非一个全球统一的日期。它既是美国十一月的家庭盛宴与国家记忆,也是加拿大十月的宁静丰收庆典,同时,其精神内核——感恩,作为一种普世的情感,也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与习俗中以不同的方式被表达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