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在哪一天

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当北美大陆的空气里飘起烤火鸡的焦香与南瓜派的甜腻,当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摆满丰盛的盛宴,人们围坐一堂,分享这一年的收获与感念——这便是感恩节。这个节日,如同一个温暖而确切的坐标,稳稳地落在每年秋去冬来的时节。然而,这个日期并非亘古不变,它的背后,是一段从模糊的传统到国家法令的演进历程。
感恩节的源头,通常要追溯到1621年的秋天。那一年,在北美洲的马萨诸塞,来自英国的清教徒移民与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的万帕诺亚格原住民共同庆祝了丰收。这场持续三天的盛宴,被后世视为第一个感恩节。然而,那时的庆祝并无固定日期,它完全依赖于农作物的收获情况,是一个纯粹因循自然节律的农业庆典。在随后的近两个世纪里,北美各殖民地或后来的各州,虽偶有举行感恩庆祝,但日期五花八门,均由地方长官或州政府临时宣布,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节日。
将这一地方性传统擢升为国家节日的关键人物,是一位名叫萨拉·约瑟法·黑尔的女性。作为当时极具影响力的杂志《戈迪女士手册》的编辑,她以笔为旗,坚持不懈地进行了长达近四十年的游说。她向历任总统写信,在杂志上发表社论,呼吁建立一个统一的感恩节,以期在日益分裂的国家中 fostering 一种团结的情感。她的努力,最终在1863年那个国家处于内战深渊的时刻,打动了亚伯拉罕·林肯总统。
林肯的宣告与国家统一
1863年,美国正深陷南北战争的泥沼。林肯总统敏锐地意识到,国家需要一个象征团结与希望的契机。于是,在这一年的10月3日,他发表了《感恩节宣言》,正式宣布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为全国性的感恩节。他在宣言中,呼吁全体美国人民,“无论身处何地”,在这一天一同“赞美我们仁慈的天父”。这一决定,不仅将感恩节制度化,更赋予了它在国家危难时期凝聚人心的深刻意义。从此,感恩节不再是各州自定的庆典,而成为了一个固定的、属于全体美国人的国家仪式。
然而,故事到这里并未结束。1939年,美国仍处于经济大萧条的阴影之下。这一年的十一月有五个星期四,最后一个星期四落在了30号。零售商们担心,过晚的感恩节会缩短圣诞购物季的时间,影响本就低迷的销售额。于是,他们向时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陈情。罗斯福总统采纳了这一建议,宣布将感恩节提前至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即11月23日。
这一改动立刻在全国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混乱。有些人嘲讽地称这个被改动的节日为“弗兰克斯感恩节”。许多州拒绝遵从总统的指令,坚持在原来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庆祝,导致整个国家出现了两个感恩节的尴尬局面。这种日期上的分裂状态持续了两年,最终迫使国会介入,以立法的形式来解决这场“日期战争”。
法律的最终锚定
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明确规定感恩节为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这一规定从此再未改变。法律的尘埃落定,终结了所有的争议与不确定性。自此,感恩节的日期被彻底锚定,成为美国日历上一个稳固不变的文化符号。
当我们将目光北移,会发现加拿大的感恩节落在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这主要是由于加拿大纬度更高,秋季收获的季节也更早。加拿大的感恩节传统同样源远流长,其起源甚至可能早于美国的清教徒庆典,可追溯到欧洲探险家为庆祝平安抵达新大陆而举行的感恩仪式。1578年,英国探险家马丁·弗罗比舍在现今的纽芬兰地区举行了一场仪式,感谢上帝保佑他穿越险恶的北大西洋航线安然无恙,这常被视为加拿大感恩节的雏形。1879年,加拿大议会宣布11月6日为全国感恩节,但日期仍多次变更,直至1957年,加拿大政府才最终将其定为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并延续至今。
无论是北美大陆的丰饶盛宴,还是其他文化中形式各异的丰收庆典,其核心都离不开对自然馈赠的珍视、对人际温暖的感念,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望。这个日期的背后,交织着历史的偶然与必然,个体的执着与时代的洪流。它提醒着我们,节日的意义,不仅在于哪一天庆祝,更在于为何而庆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