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百科

首页 > 黄历 > 二十四节气 > 正文

霜降需要注意什么

2025-10-22 09:06:53

秋意渐浓,寒露凝霜,当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我们迎来了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这个名字形象地描绘了此时的气候特征: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增大,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植物上凝结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自此,天气渐冷,初霜出现,冬天的脚步已经不远了。

饮食调养:宜平补,防秋燥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在饮食方面,民间有“冬补不如补霜降”的讲究。此时节,秋燥明显,易伤津液,饮食调养应以平补为主,注意健脾养胃,滋阴润肺。

首先,宜多吃些性平温润的食物。芝麻、蜂蜜、银耳、百合、核桃、奶制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能有效滋阴润燥,缓解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问题。其次,适当增加一些温性食物,以抵御渐深的寒气。牛肉、羊肉、鸡肉等肉类富含蛋白质,热量较高,有助于增强机体抗寒能力。再者,当季的果蔬也值得关注。柿子、秋梨、苹果、石榴、山药、萝卜、南瓜等,都是霜降前后的时令佳品。尤其是柿子,许多地方有霜降吃柿子的习俗,认为此时节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能滋补脾胃,还能抵御寒冷。不过,需注意的是,柿子含有较多鞣酸,不宜空腹食用,也不宜与螃蟹等高蛋白食物同食。

起居生活:避寒就温,早睡早起

随着气温的持续下降,日常起居也需要相应调整。核心原则是“避寒就温”,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好准备。

保暖是首要任务。俗话说“寒从脚起”,足部的保暖尤为关键。应避免再穿凉鞋,换上能包裹脚踝的鞋袜,睡前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此外,腹部和背部也需重点防护,以免寒气侵袭,引发胃肠不适或感冒。穿衣方面,宜采用“洋葱式”多层穿搭法,便于根据温度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因衣着单薄而受凉,或因活动出汗后吹风而感冒。

作息时间也应顺应自然变化。此时节,昼短夜长愈发明显,应适当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人体正气的恢复和潜藏,为来年春天的生发蓄积能量。同时,虽然天气转凉,但仍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在天气晴好时开窗通风,减少病菌滋生。

运动锻炼:动静结合,不宜过度

霜降时节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但运动需讲究方法,不可盲目进行。

运动量不宜过大,不宜出汗过多,以防阳气耗损。可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登山等。运动前务必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气温较低,人体肌肉、韧带的伸展度和关节的灵活性会降低,容易发生运动损伤。运动时间可选择在日照充足的时段,比如上午十点后或下午,此时环境温度相对适宜,且阳光有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运动中和运动后要注意保暖,及时擦干汗水或更换衣物,防止着凉。

疾病预防:重点防范呼吸与心血管问题

霜降前后是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需要格外警惕。

气温骤降,冷空气会刺激呼吸道,降低其抵抗力,使得病毒和细菌易于入侵,容易引发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因此,有呼吸系统病史的人群尤其要注意保暖,出门可佩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同时,寒冷的刺激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需加强血压监测,按时服药,注意防寒。此外,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也非常敏感,若不注意防护,易导致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应注意腹部保暖,饮食宜温和、清淡,避免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

精神调摄:保持乐观,远离悲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萧瑟,草木枯黄,自然界一派肃杀景象,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情绪低落、抑郁。因此,霜降时节的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

应尽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听音乐、练习书法、赏菊、与朋友交谈等,可以陶冶性情,排解秋愁。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体应与自然界一样,从“夏长”转入“秋收”,精神情志也应保持安宁,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多到户外走动,欣赏秋日美景,登高望远,心旷神怡,也是调节情绪的好方法。

为您推荐

霜降节气的诗词

霜降几时几分

霜降怎么进补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秋处露秋寒霜降下一句

今年霜降是几月几日

霜降是好日子吗

霜降打一动物

霜降是第几个节气

霜降日子好吗

霜降需要注意什么

霜降祝福短信

霜降的问候语

描写霜降的句子

霜降的朋友圈

霜降穿什么衣服

霜降种什么菜

哪天霜降

霜降什么意思

今日霜降

加载更多...

生肖运程

  • 今日
  • 明日
  • 本周
  • 本月
  • 2025年

今日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