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诗句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抒写游子思乡之情,茱萸插鬓的习俗与登高传统相映成趣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借重阳聚会感慨岁月流逝,山水气象与人生暮年形成对照
李白《九日龙山饮》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注:以菊花喻志士,醉舞赏月展现谪仙人的洒脱襟怀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秋景与豪饮相融,表达超脱时空的豁达心境
李清照《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以黄花喻人瘦,开创女性重阳书写的婉约范式
王勃《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异乡送别叠加重阳,鸿雁北飞反衬游子难归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战乱中的重阳遐想,菊花与烽火形成特殊意象组合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注:白菊与白发相映,暗含老当益壮的生命哲思
苏轼《定风波·重阳》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注:化用杜牧诗意,加入时空永恒的哲学思考
陆游《重九会饮万景楼》
粲粲黄花手自持,登高聊答此佳时。
纤云不作看山祟,斗酒聊宽去国思。
醉帽半敧风雨近,征衫短透雪霜期。
明年此会知谁健,且尽平生有限卮。
注:手持菊酒登高,在风雨将至中展现家国情怀
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注:批判世俗功利,赞颂菊花持久风骨
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注:异乡重阳宴饮,以狂放姿态掩藏思乡深情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革命视角下的重阳,黄花与战地构成新美学意境
卢照邻《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注:初唐羁旅之作,鸿雁与金酒展现空间跨度中的共情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田园重阳的预约,展现农耕文明的时序承诺
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注:登高视野与陶渊明精神隔代呼应
赵嘏《重阳》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注:僧俗共度的重阳,菊花与禅意相得益彰
高适《九月九日酬颜少府》
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
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
注:寒士重阳的困顿,揭露节庆背后的社会现实
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注:借菊写游子,篱落秋风成为精神寄托
文天祥《重阳》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注:亡国重阳的沉痛,黄花与梧桐共诉遗民之悲
(精选现当代作品)
陈毅《重阳》
今又逢重阳,战地黄花香。
铁马秋风劲,壮士剑光寒。
注:革命豪情与传统节令的融合创新
余光中《重阳》
菊花的手掌,接满整个民族的乡愁
登高的时候,我们的脚印
总是朝着,祖先迁徙的来路
注:现代诗语汇书写文化寻根主题
郑愁予《重阳登高》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茱萸的暗红
是岁月凝结的血斑
注:意象派手法重构传统符号
经典诗句组选
皇甫冉《重阳日酬李观》:"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
王昌龄《九日登高》:"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周紫芝《鹧鸪天·重阳》:"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
宋祁《九日置酒》:"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黄庭坚《鹧鸪天·重阳》:"万事令人心骨寒,故人坟上土新干。"
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苍藓沿阶,冷萤粘屋,庭树望秋先陨。"
白朴《沉醉东风·重阳》:"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张养浩《双调·折桂令》:"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