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百科

首页 > 黄历 > 中国节日 > 正文

又到一年重阳节

2025-10-25 17:48:07

秋意渐浓,丹桂的余香尚未散尽,篱畔的菊花已迎霜吐艳。当清冽的风送来第一缕沁人心脾的菊香,当日历翻到那个寓意“久久”的九月初九,心头便知,重阳节又悄然来临了。这个节日,不似春节那般喧腾热闹,也不同中秋那般浪漫缠绵,它像一坛陈年的老酒,在岁月深处静静酝酿,散发出一种沉静、温厚而又略带清冽的气息。

登高望远,是重阳节最富诗意的仪式。古人于此日携酒登临,极目远眺,既为避祸禳灾,亦为抒怀畅志。王维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绝唱,便是在这登高之时,由亲情与乡愁共同淬炼而成。今日,我们虽不必再拘泥于古老的禁忌,但那份向上攀登、追求高远的意蕴,却历久弥新。

试想,在一个天高云淡的秋日,与家人好友一同拾级而上。脚步踏在落叶铺就的石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与山林的低语。及至峰顶,凭栏远望,但见层林尽染,山河辽阔,平日里萦绕心头的琐碎与烦忧,似乎也在这壮阔的天地间消散无形。登高,不只是身体的攀登,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它让我们暂时脱离日常的轨道,从一个更宏大的视角反观自身与生活,获得片刻的澄明与宁静。那山巅的清风,不仅吹散了疲惫,也吹开了心灵的藩篱。

如果说登高是重阳节伸展向远方的触角,那么赏菊与佩戴茱萸,则是它沉淀于日常生活的雅致与温情。菊花,这位秋日的隐士,不与百花争春,却在风霜中傲然独立,以其清雅的姿态与凌霜的品格,赢得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钟爱。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到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菊花的意象早已深深嵌入我们的文化血脉。

重阳时节,或漫步于菊展,看千盆万盏,争奇斗艳,形色各异,领略造物之神奇;或只需在自家庭院、阳台案头,静对一盆绿菊或墨荷,细品其瓣,轻嗅其香,便足以感受到那份遗世独立的清趣。菊花,以其恬淡的风骨,提醒着我们在纷扰世界中,保有一份内心的从容与淡定。

而茱萸,那香气辛烈的植物,在古代被视为驱邪避恶的祥瑞之物。王维诗中“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遗憾,让这小小的佩饰,承载了厚重的思念与牵挂。如今,虽已少有人真的去采摘佩戴,但那份祈愿亲人安康、阖家团圆的美好寓意,却从未改变。它化作了一声问候,一个电话,一次归家的陪伴,以更现代的方式,延续着古老的祝福。

当然,重阳节最核心、最温暖的内核,莫过于尊老与敬老。农历九月九日,“九九”谐音“久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祝福。近代,重阳节更被正式定为“老人节”,赋予了其更为鲜明的时代意义。

这份敬老之情,并非仅在于节日的仪式。它应是春风化雨,融入日常的点点滴滴。或许是耐心倾听他们讲述那些我们已听过无数遍的往事;或许是放慢脚步,搀扶着他们走过车水马龙的街头;或许是教会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帮助他们跨越数字的鸿沟,看看我们眼中的广阔世界;又或许,仅仅是一顿精心准备的饭菜,一次毫无目的的闲谈陪伴。真正的孝道,在于理解与陪伴,在于让岁月的晚景,少一些孤独,多一些温暖与尊严。生命犹如四季轮回,我们每个人都会走向秋天,今日我们如何对待长者,也在定义着未来的我们将被如何对待。

秋风又起,菊香满径。在这个属于登高、属于菊花、更属于长辈的节日里,无论我们身处何方,不妨都暂且放下手中的忙碌,去感受自然的节律,去践行古老的习俗,更要用实际行动,去温暖那双曾经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的苍老的手。让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新时代里,继续焕发出其历久弥新的温情与力量。

为您推荐

重阳节祝语

重阳节是老人节吗

重阳节诗句经典古诗

重阳节问候

重阳节应该吃什么

多大年纪过重阳节

重阳节喝什么酒

重阳节文案

又到一年重阳节

重阳节条幅

重阳节的故事

重阳节歌曲

重阳节是干嘛的

重阳节是干什么的

重阳节干什么

重阳节别称

重阳节风俗

重阳节来历

重阳节的传说

重阳节是为了纪念谁

加载更多...

生肖运程

  • 今日
  • 明日
  • 本周
  • 本月
  • 2025年

今日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