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百科

首页 > 黄历 > 中国节日 > 正文

重阳节的古诗10首

2025-10-26 11:01:42

秋意渐浓,鸿雁南飞,又到一年重阳时。这个古老的节日,承载着登高望远、思亲怀乡、敬老崇孝的丰富内涵,也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重阳诗作宛如一束束金菊,历经岁月风霜,依然散发着幽雅的芬芳。它们或豪迈,或深沉,或感伤,或旷达,共同勾勒出重阳节深厚的人文画卷。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传唱千古的诗篇,写于王维十七岁游学长安之时。一个“独”字,两个“异”字,道尽了游子身处他乡的孤寂无依。“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以其质朴无华的语言,触动了所有离乡之人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后两句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兄弟,而是遥想故乡的兄弟们在登高插茱萸时,发现唯独缺少了自己。这种从对面着笔的曲写手法,使得思念之情愈发深沉动人。重阳节的家庭团圆之意,也由此诗而更加深入人心。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愉快的农家拜访。故人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村庄绿树环绕,青山斜立城外。打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宾主举杯闲谈农事。最妙的是结尾两句,诗人在离别时与主人约定:等到重阳节那天,我还要再来与你一起欣赏菊花。这种不经意的预约,既表现了主客之间的融洽情谊,又点出了重阳赏菊的习俗,更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平淡如水,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作品,抒发了重阳佳节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上片写白日的愁闷和夜半的孤寂,“凉初透”既是身体感受,更是心理感受。下片写黄昏后把酒赏菊,菊花的幽香盈满衣袖。结尾三句是千古名句,以黄花比喻人的憔悴,既显示了自己的高洁情操,又生动地刻画出因思念而消瘦的形象。西风卷帘,人花相映,一个“瘦”字,写尽了离愁别恨。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此诗写于杜甫晚年,诗中充满了人生易老的悲凉之感。首联即点出“老去悲秋”的主题,却偏说“强自宽”,更显沉痛。颔联用孟嘉落帽的典故,却反其意而用之,说自己头发稀疏,怕帽子被风吹落,只好请旁人帮忙整理,幽默中带着几分酸楚。颈联描绘壮丽的山水景色,气象雄浑。尾联由壮阔的自然联想到生命的无常,醉看茱萸的细节,蕴含着对人生、对友情的无限珍惜与深沉感慨。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此诗作于李白晚年,语言简练,意蕴深长。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九月十日为小重阳,唐代有此日再次宴饮的习俗。诗人别出心裁地怜惜菊花:你们为何这般辛苦,要接连两天遭受采摘之苦?这看似无理的发问,实则寄托了诗人自身的人生感慨。或许是在两次宴饮中感到了应酬的疲惫,或许是由菊花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漂泊命运,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哀愁。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这首诗是杜牧重阳登高抒怀之作。首联写景,秋景如画,登高饮酒,兴致盎然。颔联是名句,既然人生难得开心,何不纵情欢乐,插满菊花而归?表现了诗人放达不羁的个性。颈联进一步抒发要以醉饮酬答佳节,不必因夕阳西下而生惆怅。尾联用齐景公登牛山悲泣的典故,指出古往今来皆如此,何必独自伤怀。全诗看似旷达,实则蕴含着对人生短暂的深刻体认,是重阳诗中难得的既有豪情又有哲理的佳作。

王勃《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这首小诗写于王勃客居蜀中时期。重阳佳节,本应家人团聚,诗人却独自在望乡台上,在他乡的宴席上喝着送别的酒。后两句情感强烈:我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苦楚,北来的鸿雁为何还要触动我的乡愁?一个“厌”字,一个“那”字,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鸿雁本是传递书信的使者,此刻在诗人眼中,却成了无情勾起乡愁的物象,这种反向抒情,更显情感的真挚与浓烈。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岑参随军行军途中。重阳节到了,诗人勉强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却无人送酒共饮。后两句笔锋一转,不写自己如何思念故园,而是想象故园长安的菊花,此时正依傍着战场开放。这一想象既点出了时局的动荡,又赋予菊花以坚韧的品格。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故园的菊花成了家国命运的象征,寄托着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这首诗构思巧妙,别具情趣。满园金黄的菊花中,独有一丛洁白如霜。诗人由此联想到今天的歌舞酒席:自己这位白发老翁,不正像那丛白菊,置身于一群年轻人之中吗?这个比喻既贴切又风趣,既表现了诗人与年轻人同乐的豁达胸怀,又暗含了一丝年华老去的淡淡自嘲。全诗语言浅白,意境清新,展现了白居易诗歌平易近人的特色。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首词写于1929年重阳节,当时毛泽东正在闽西征战。与古典重阳诗词的悲秋情怀不同,此词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上片以“人生易老”与“天难老”对比开篇,随即笔锋一转,写出“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豪迈之句。下片赞美秋风比春光更加壮美,展现了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万里霜天的寥廓景象,象征着革命前景的广阔。这首词为传统重阳节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是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典范。

这些重阳诗词,如同一面面历史的镜子,映照出不同时代、不同境遇中文人的心灵世界。它们或思亲,或怀乡,或感时,或言志,共同构成了重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当我们在这个秋高气爽的节日里吟诵这些诗篇,不仅是在品味优美的文字,更是在与千年前的灵魂对话,感受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脉动。

为您推荐

重阳节的简介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

重阳节又叫什么节

社区重阳节活动

重阳节是纪念谁的

重阳节标语口号

重阳节慰问老人

为何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重阳节的古诗10首

重阳节忌讳

重阳节祝福语

重阳节什么时候

99重阳节祝福语

重阳节祝语

重阳节是老人节吗

重阳节诗句经典古诗

重阳节问候

重阳节应该吃什么

多大年纪过重阳节

重阳节喝什么酒

加载更多...

生肖运程

  • 今日
  • 明日
  • 本周
  • 本月
  • 2025年

今日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