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百科

首页 > 黄历 > 中国节日 > 正文

重阳节的简介

2025-10-26 21:42:53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很早就开始以各种活动度过这个节日。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据传,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起来。当时,皇宫上下在九月九日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至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成为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

登高望远是重阳节最具标志性的习俗。此习俗据说起源于东汉时期。当时有一位名叫桓景的士人,遵照师父费长房的嘱托,在九月九日携全家佩戴茱萸囊,登高饮菊花酒,从而成功躲避了一场瘟疫。自此,后人效仿,每逢重阳,便成群结队去登高,相沿成习。登高所到之处,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高塔,既能强身健体,呼吸新鲜空气,又能寄托“步步高升”、“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秋高气爽的时节,与亲友一同置身于山峦之巅,极目远眺,满山红叶,金风送爽,确实令人心旷神怡。

与登高相联系的,是佩插茱萸的习俗。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可以入药,也能制酒养身祛病。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或将茱萸佩戴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茱萸节”。在古人看来,这样做可以驱邪避灾,抵御初寒,防止病疫。

赏菊和饮菊花酒,同样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雅事。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菊花,又名“延寿客”,象征着长寿与高洁。在万物萧疏的秋季,菊花凌霜绽放,被视为生命力的象征。而用菊花酿制的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晋代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将菊花与隐逸高士的形象紧密相连,赋予了重阳节一种独特的文化品格。

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的食俗。重阳糕,亦称“花糕”或“菊糕”,因“糕”与“高”同音,寓意“步步高升”、“百事俱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作重阳糕没有固定的方法,各地各有特色,通常是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有的还加入肉丝、笋丝等嵌入,或者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在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在当代,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由于“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含有长久、长寿的寓意。因此,我国在1989年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这一天,许多地方会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年轻人则会回到家中,陪伴长辈,或为社区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这个节日,融合了避祸祈福的古老信仰与登高赏秋的欢愉,更在岁月流转中,沉淀下尊老敬老的深厚伦理内涵。它既是对自然节律的顺应,也是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当人们在这一天登高远眺,看层林尽染,嗅茱萸清香,品菊花美酒,尝香甜花糕时,不仅是在延续一个古老的传统,更是在体验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与家族血脉相连、与社会责任相接的生活方式。

为您推荐

重阳节的简介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

重阳节又叫什么节

社区重阳节活动

重阳节是纪念谁的

重阳节标语口号

重阳节慰问老人

为何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重阳节的古诗10首

重阳节忌讳

重阳节祝福语

重阳节什么时候

99重阳节祝福语

重阳节祝语

重阳节是老人节吗

重阳节诗句经典古诗

重阳节问候

重阳节应该吃什么

多大年纪过重阳节

重阳节喝什么酒

加载更多...

生肖运程

  • 今日
  • 明日
  • 本周
  • 本月
  • 2025年

今日运势: